石让 从一位乡村教师的忧思谈起──中国城市化道路之我见
按: 这是逃出农村出生地监狱而积极为城市天堂更上一层楼的政治设计师所写的文 章。作者的“城市户籍准入制度”的建议,不是打破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而是 建议在保留城乡户籍制度的框架内,要求城镇户籍制度开个口子,允许进城民工 拥有居住城镇的资格而已。尽管如此,它也披露了一些农村真相: 一、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城乡差别:20年前本来就非常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 居然比现在要强的多,他的小学母校居然在人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生员、师资 骤减,五个年级五个班委缩为两个混合班;有点良心住校的教师居然还是没有教 师资格的退伍兵,和以前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的民办教师、代课教 师可谓没有两样。 二、进城农民工的无奈:在城镇辛辛苦苦捡来城镇人不愿干的苦累肮重险毒的活 所挣的贱钱,既要用于城镇租房,又要在老家占地建房;既要寄给远在家乡的孩 子们当作父母无法关心、教育的补偿性开支,实际又成了孩子们的挥霍性消费; 又要交给交通系统的城乡往返消费,原因就在于强制出生农村成为农奴身分的户 籍制度。 三、教师不象教师:教师下课回家比学生还快──骑摩托回家种地,为人师表的 传统美德不复存在。其实,教师下课回家比学生还快的教师行为是城乡教师的普 遍现象。原因也并不在于教师工资不够高,道理正象高薪不能养廉一样:陈希 同、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等高官的合法性收入加合法性公款消费不能说不高 吧,为什么他们还多多益善地贪污、收受贿赂?根本原因在于,人心没有满足的 时候,制约贪心不足的法律和道德警察被囚禁在专政监狱里,即人民没有监督公 仆的权力──教师属事业性公仆,和行政性、司法性、政党性公仆一样,都是花 人民税收,应受人民监督的公仆。何况一切向钱看、社会地位以金钱为准绳成了 全社会的主流风气,全民蜕变成了金钱动物。 |
一
我从北京回到一别几年的湖南省桃江县农村老家,村里往昔的伙伴们即现在的青壮年农
民,都已经到南方打工去了,村里留下的全部是中老年人。他们不仅要耕作农田,还承担
起了抚育下下一代(主要是农村中小学生)的任务。
唯一“例外”,就是有一个在村里任教的小学教师,他作为“公办教师”子女参军入伍后
又转业,被安排在我们村里。我们一起聊天,说起农村办学与村民子女教育问题,他不无
忧虑的告诉我:
“大概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二十多年前,那时正是全国‘科学的春天’。我们小学校
有五个年级,每年级一个班,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教师负责教学。现在我们小学校只有三个
班,一三年级混合为一个,二四年级混合为一个,一个是幼儿班。我们村五六年级的学生
合并到邻村去了,邻村的二四年级的学生也被合并到我们这里上课。老师只有三个,一人
负责一个班,一堂课同时为两个年级轮流上。尽管我们小时候读书的人多些,但是那时的
师资力量的厚实与老师们责任心的踏实,也是要不知比现在强多少倍。就说一点,那时候
教师都要住校,晚上必须备课,现在的老师除了我单身无所谓住不住校外,放学后其他老
师们回家比学生还快,骑摩托回家去种地。
“我们这批人小学得到的教育基础良好,村里还出了好些大学生,我们那年同时考上本
科、大专和中专的就有四、五个。随着小学以后办学条件的衰退,村里出大学生的数量就
一年不如一年了,近三年村里考上大中专才有一个,以后还会不会有,越来越叫人悲观。
唉,象我们这样的村子,人口这么多,年轻人考出去读书的一年年少了,出去打工的一年
年多了,现在几乎全是……
“现在学生们也不象以前听老师的教育了。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们不仅无力管教,甚
至觉得孩子们可怜加以溺爱,在外的父母们也怕亏待孩子,就多寄钱给孩子作为补偿。现
在的学生花钱都大手大脚,镇上村里的商店全靠赚他们的钱。什么好吃他们买什么,什么
漂亮他们穿什么,谁过生日谁就请同学的客,全不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的艰辛。唉,父母
们这样做,还不知道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们。最令人痛心的是,现在的孩子们除了营养好身
体壮外,将来科学文化与道德素质怎样,叫人想也不敢想。
“现在办学开支一再压缩,甚至有时连我们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学校条件越来越差。
教舍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房子,没有一点改观。我们干一天算一天,拿这点每月四百来块
钱的薪水,唉,还不如去打工啊!”
二
听了他的话,心情十分沉重。中国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无条件的僻远山村解决起来
困难重重(如电影《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所表现的),就是我们老家这样原来有
基础、教育曾经兴旺与红火的地方,也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倒退!这不仅使我对家乡发展前
景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望,更使我对中国八千万至上亿数的在外打工的农民们所面临
的子女教育问题感觉到严重悲观,进而使我的对中国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与科教兴国战略实
现的信心,受到猛烈冲击。
现在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谋生,农村里出现了具有生机活力青壮年的文化空洞化,同时
伴随发生的是封建迷信落后文化通过家庭老人教育的隔代遗传。全国农村大约有八千万到
一亿青壮劳动力到城市里打工挣钱,他们把钱寄回农村消费,在农村盖了新房(一般是两
层的楼房),但这对于他们自己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子女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
高,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三
难道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出路和办法?我想还是有的。要是能让那些在城市打工并有足够劳
动经济能力的农民到他们工作的城市安家生活,那么在他们子女教育中出现的农村青壮年
文化空洞化与青少年文化隔代遗传问题,就可以逐步随他们携带子女定居城市而得到解
决。而进城农民工的主要消费,即每年候鸟般地往返于城乡的大量路费、盖一座座自己平
日并不居住的巨额新房的建筑费,就可以转移到城市里来进行消费与投资。农民进城安
家,不仅要购房租房和购置所有生活用具,极大地刺激与启动城市消费;更有价值的是,
在城市安家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后,他们创造的财富就会更多地用于对自身劳动职业培训与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上,就会更多的用于他们子女的科学文化教育与全面素质的提高上。科
教兴国的道路,就可以由这些农民用自己的劳动与投资来踏踏实实地修筑,这样就会有更
多的农民及其子女,有机会搭上城市较先进的教育事业快车,使他们也能昂首阔步地进入
科教兴国的大路中。
意义不止如此,农民工转化为市民,这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问题就可以由他们自己对城市
生活的体验而作出新的选择。城市高昂的生育与教育费用,就会使这些新城市居民主动只
生育一次甚至自动放弃生育。中国这部分农民工原有的子女超生失控问题,就可以不费力
气得到解决。长此以往,中国农村人口控制问题也可以因此一步步自然化解,远不会出现
现在这样的尖锐矛盾、危机四伏。
再进一步分析,随着农民工的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的主动迁移,原来人均仅一亩左右耕地的
许多农村地区,原来锄头扁担加镰刀的生产方式,现在就有可能改变为拖拉机、播种机和
收割机的现代化的规模集约式土地经营,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先进工业产品与农业高科技成
果,才会出现巨大的需求市场,才能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农
业现代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才能真正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形成共同发展
的良性循环。
四
对于人口严重超过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来说,还有一层特
殊重要的意义:要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放开所有城市的户口准入政策,让所有在城市
打工并具有在城市谋生能力的农民转化为当地城市市民,并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
府投资作为城市安居补助转移支付给他们,那么,经过五年十年的努力,原遭农民破坏的
山坡、草原与湖泊湿地,就会因破坏它们的大部分人的移走得到休养生息,何需再费现在
单纯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且后续手段不济政策的九牛二虎之力?
而现行的主要靠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政策,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基础公用设施
成本高、人力(主要是智力)资源条件差、产业规模小与链条短、生产与市场效率低、产
品竞争力差、就业水平与人口容纳能力有限、资源浪费且污染严重。小城镇城市化效率
低、不彻底,现在乡镇企业衰落与一些地区小城镇居民重新返乡耕种的情形,已经能够说
明问题。
至于放开全国城市户籍准入制度,让农民工到各大中小城市全面开化,会不会造成城市交
通、住房、医疗卫生、教育与就业的全面紧张,从而损害城市居民与全局利益?不仅大可
不必为此担心,相反,这还是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全国城市就业、提升城市生活
质量的有效与必然之路。持续的高效率与高速度的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没有农民工的自由准入政策,农村流动人口获得的巨大财富就不会主要在城市形成消费与
投资,农民工往返城乡的浪费性消费、在老家占地建房的浪费性消费,实际就是城市的全
面损失,中国经济将会持续不断地陷入消费低靡,反过来造成经济不景气、城市就业不
足、城市设施改造与城市生活质量改善困难等种种问题。设想一下,中国农民工平均每年
可以挣多少钱,使之转化为城市消费后,又可以产生多少就业机会,进而又为政府创造多
少财税,这恐怕是政府发行再多的债券也难以做到的。
五
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依据我曾经对日本的考察情况看,我确信全面放开户籍准入政策,
促进我国全面高速的城市化,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整体良性运行具有最为现实、最为重大
的意义。日本的资源十分贫乏、人口密度巨大、特别是可利用耕地少。但是在日本主要农
业区的北海道,农民一家三口耕种土地均在一百二十公顷以上,平原农牧区不见几户人
家。那么日本人干什么去了?他们都转移到城市里,特别是大都市中:东京地震频繁,历
史上屡遭毁灭性浩劫,但是日本人依然不屈不挠,使东京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超特大城市
之一,人口达二千七百万,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从广岛到东京数百公里新干线沿线,
城市几乎全部连成片。日本人在大城市里干什么?创造城市工业文明,形成庞大的工业与
科技生态,使处于工业与科技最顶层的高科技研究与开发,具有足够雄厚的智力人才,从
而保证日本高科技产品走在世界前例,使他们可以用高科技的高资本高智力产品,换取中
国等国家低资本低智力投入的商品,不仅养活所有日本人,而且还使日本成为世界科技与
经济大国。那么,日本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什么程度?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的一个三等秘
书(相当于我国的县处级公务员)说,他农村老家的老妈妈从来就不希望他作外交部公务
员,一直希望他回去做令人敬仰的小学教师。试问如果日本仍然封建治国、城乡分割,不
把对下一代的教育老老实实从小学开始就做好,那么世界还会有日本的经济奇迹么?
中国相对于日本,依然地大物博,资源条件优越。除了中国历史政府治国方略的主观原
因,谁也不能为比之于日本经济而相形见绌的中国经济找半点客观方面的借口。中国要效
法日本科教兴国,首先就必须使中国社会解开城乡分割的历史死结,然后大幅度提高教师
的薪水与队伍素质。农民的城市化,不仅会解决农村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而且可以刺激
整体经济发展从而解决农村及城市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问题。实际上,由于户籍准入政策
的放开,同时也解放了城市里长期以来流动困难的所有劳动力,从而形成全国劳动力的统
一大市场,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智力资源)有可能得到全面优化配
置(如智力资源通过市场经济机制调节形成优势密集群落与区域),促进中国社会人口劳
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使全国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真正出现象美国硅谷那样的
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六
因此,我设想,中国东南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大城小镇都具备很好的工业产业基
础条件,它们都能够成为我国率先全面放开户籍准入的地区,吸纳全国巨量的劳动力,让
这些地区城镇就业规模、产业规模与人口规模充分不断扩大,形成中国的新兴工业城市
带。对那些来自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民,他们到这些城市中购房置业、定居谋生,
政府可以一律给予退耕还林还草资金转化而来的相应补助;对来自自然条件较好一些农村
地区的农民,政府则可以由农民自己拍卖原来经营农田的使用权或由政府回购农民土地使
用权的办法,使农民获得在城市安家谋生的补助费用。如此这般,中国的经济一定将会出
现一派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新繁荣景象!
七
高举着“科教兴国”战略大旗的中国,对于自己近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什么视而不
见?为什么在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政策的同时,从不实行城乡平等的基础教育投
资而实行严重的农村教育歧视政策?
面对着全面“城市化”的浪潮,中国,你还有什么顾虑犹犹豫豫不敢大步向前?
为追求“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中国,你只有赶快撒开腿追到底!
【回首页】【月亮探密】【中国问题和解题钥匙】【石器时代子虚乌有,神话传说传神传真】【乾坤再造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