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再造在中华新西兰华人 吕柏林著 |
《百度百科·汉字》告诉: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
字。
《维基百科·汉字》告诉:汉字是为记录汉语而发明的语素文字。《维基百科·
语素文字》告诉:语素文字又称意音文字、词符文字、表语文字,是表示词或语
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其符号可同时表示语词和音节,即表意兼表
音,故称“意音”文字。
可见,《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作者都认为:汉字是为记录汉语而发明的
意音文字。这个观点就是汉字汉语学界的观点。
“汉字是为记录汉语而发明的意音文字”的观点表示,是先有汉语后有汉字,没
有汉语就没有汉字,没有汉语就没法发明汉字。
然而,汉语有十大方言和官话,十大方言即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
、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十大方言的每个方
言都有若干次级方言,次级方言下面又分若干方言片,方言片下面又分方言小片
和方言点。而在百越地区,不论哪种方言,几乎都是一个乡镇一种方言,表示每
个乡镇的方言都是一个方言点,故知能够记录的汉语只有官话。现代官话在民国
叫国语,在中共国叫普通话,古代官话叫雅言。
根据“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
至清”(《中国上古时代指的是哪个时间段》),民国以前的官话都是雅言。然
而,雅言和普通话基本相同,差异只是少数汉字的发音不同,证据是现代汉字专
家们通过比对《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的韵字发音,发现雅言只有
少数韵字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差异。
《维基百科·雅音》认为:雅音,即中原雅音,又称雅言、通语、正音等。雅音
在中古汉语时期(主要是唐、宋)为流行于中原(时汴、洛一带)的全国通用语
言。字典告诉:汴指开封,洛指洛阳。这就表示,雅言就是开封话和洛阳话,汉
字就是记载开封话和洛阳话的意音文字。
然而,《百度百科·开封话》告诉:开封话是汉语官话分支中原官话——郑开片
的一种,属于豫东方言。开封地区所通行的口语,区别于外来移民中普遍使用的
普通话,开封话主要通行于原住民之间。20世纪形成的郑州话与其相似,但也
有其独有特点。《百度百科·洛阳话》告诉:洛阳话为河南洛阳地区所通行的口
语,区别于外来移民中普遍使用的普通话,洛阳话主要通行于原居民(老洛阳人
)之间。《百度百科·郑州话》告诉:郑州话,亦称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
开片。郑州话通常指郑州城区的口音方言,不包含郑州郊县的方言;郑州话崛起
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接近普通话,容易听懂和交流。
这就表示,开封话是异于郑州话的开封方言,郑州话是异于郑州郊县话的接近普
通话的郑州方言,开封话和郑州郊县话是异于普通话的开封方言,洛阳话是异于
普通话的洛阳方言。洛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可见《洛阳话和你唠唠嗑,也不知
道中不中?你能听懂几句?欢迎你在下面留言告诉我,谢谢你。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了,下次有空》、《情景洛阳话——第一部》、《方言与
中国文化_04_河南洛阳话系列中》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静夜思》等视频
,可见洛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很大,是种独特的方言。开封话和普通话的差异,
因没找到开封话的视频而不知,却因开封话是郑开片方言的一种,异于郑州话的
独特方言,故知开封话和洛阳话都是独特的方言,不能沟通的两种方言,故相信
开封话和普通话的差异与洛阳话和普通话的差异一样大。
既然开封话和洛阳话都是异于普通话的独特方言,雅言就不可能既是开封话又是
洛阳话,开封话和洛阳话就不可能同时是全国通用语言。因此,“雅音在中古汉
语时期(主要是唐、宋)为流行于中原(时汴、洛一带)的全国通用语言”,只
能是作者不能自圆其说的想当然,是汉字汉语学界不能自圆其说的想当然。
《百度百科·雅言》告诉: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
现在的普通话,后人将古汉语通用的上古音系称为“雅言”。其音系为上古音系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就出现了“雅言”。而夏建都在洛阳
,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这
一点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
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四千多年。这就表示,雅言
就是洛阳话,汉字就是记载洛阳话的意音文字。
然而,“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之说荒谬,因为,一,殷代建都于河南安阳市
的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北边,北邻河北省的邯郸,西邻山西的长治,洛阳至殷
墟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25公里,根本不能说殷墟在洛阳周边;二,殷代是商
朝的一个代,殷代不等于商朝;三,忽略了成汤建国后商朝八次迁都,最后定都
于朝歌的史实。《商王朝最后的王都,到底是安阳殷墟还是鹤壁朝歌?》告诉:
商汤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
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
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纣王都城是朝歌。《百度百科·仲丁》告
诉: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的嚣在郑州市。《百度百科·河亶甲》告诉:河亶甲自
嚣迁于相的相在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百度百科·祖乙》告诉:祖乙在位时期
,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又从耿迁到
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即沙丘平台,今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北的大平台村)。《百度百科·南庚》告诉:南庚在位时,
商朝国运再度衰落,他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以上情况告诉,
商朝最初定都于河南省商丘谷熟镇,随后迁了八次都:即郑州市→内黄县→山西
省河津市→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广宗县北大平台村→山东省曲阜县→殷墟→朝
歌,商朝九都均远离洛阳,都不能说“在洛阳周边”。其中,以现在的行政区划
看,祖乙迁都于耿(山西省河津市)、从耿迁都于邢(河北省邢台市)、再从邢
迁都于庇(邢台市广宗县北大平台村)、南庚从庇迁都至奄(山东省曲阜县),
都是跨出河南省的迁都。这就表示,“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之说,是无视汤
建国后商朝八次迁都、最后定都城于朝歌的史实之说,是毫无依据的信口开河。
商朝九都皆不在洛阳,且都远离洛阳,怎么可能以洛阳方言为雅言呢?商朝九都
所在地各有独特方言,商朝雅言若以都城方言为雅言,商代岂不有九种雅言?然
而,雅言只有一种,故知雅言不可能是以首都所在地的方言音为标准音取音的语
言。
那么,洛阳话会不会是雅言标准音取音的方言呢?是不是的衡量标准,就看洛阳
话和普通话是否相同。上面告诉,雅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只是少数汉字的发音不同
,而洛阳话是洛阳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既然洛阳话和普通话差异
很大,便表示洛阳话和雅言差异很大。洛阳话根本不可能是雅言标准音取音的方
言。
然而,更严重的情况是,方言都是口语,口语译不成雅言,只能译成白话文,如
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白话文运动产生的京白、苏白、福白、广白、韵白、土白(见
《维基百科·白话文》),就是各地知识分子用官话翻译创作各地口语而成,官
话就是清朝官话,民国国语,后来的普通话,因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故普通话就是以现代字典中的汉字拼音为发音标准发成的口语。京白即官话
白话文,官话即清朝官话。只因清朝官话就是北京话,故京白就是普通话文。洛
阳话是方言,用官话翻译创作洛阳话的文章只能是韵白中的洛阳白。因为,《维
基百科·中州韵》告诉,中州韵又称韵白、中州音、湖广音,是指在明清以南京
、中原、江淮、湖广、四川地区为中心跨地通行语。这就表示,洛阳知识阶级并
没有在白话文运动中推出洛阳白,说明洛阳话很难被洛阳知识阶级用官话记录成
文章,说明洛阳话与普通话差异很大。
然而,《北京话是满族的最大遗产》证明,北京话不是北京自古就有的方言,而
是两次移民北京的生女真带到北京的哈尔滨的东北话,第一次移民北京的生女真
是1153年建北京为金朝中都时的生女真军民,因他们来自哈尔滨一带,故他
们带到北京的母语是哈尔滨地区的东北话(下称哈尔滨东北话),哈尔滨东北话
在北京演化到八旗军入京的1644年时演化成的北京话便成了北京外城话。哈
尔滨东北话在北京演化到八旗军入京时演化而成的北京话,所以成了北京外城话
,是因为入京的八旗军实行“旗民分居”政策,驻京的八旗军民要驻北京内城,
便把原居北京内城的居民都赶出北京内城,北京话于是有了内城话和外城话之分
。北京内城话和外城话差异微小,是因为北京外城话是经过了491年(164
4年-1153年)的京化——在京演化。此情便表示,八旗军民的母语也是哈
尔滨东北话。然而,八旗军民来自整个东北,而不是来自哈尔滨,这就表示,八
旗军民入关时的东北人母语除了东北少数民族外,都以哈尔滨话为母语。现在的
东北话从东北的北部到东北的南部呈现出的逐渐变腔,是对哈尔滨话的变腔,这
种变腔应是八旗军民入关后出现的演变。因东北话具有从北到南的变腔,便称生
女真军民和八旗军民的母语为哈尔滨东北话。
正宗的满族是女真族,是皇太极于1635年改的名。女真族的母语本是生女真
族的母语,生女真族的原始母语就是《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世上将没有活满语
存在》告诉的满语,那是以哈尔滨东北话为母语的人一字也听不懂的外语,表示
满语是生女真民族的第一代母语,哈尔滨东北话是生女真民族的第二代母语。
然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告诉,每
个人的母语终生不改:乡音即母语,母语即方言,乡音无改即母语无改、方言无
改。一个人的母语终生不改,一个民族的母语更不可能改,生女真民族的母语怎
么可能由满语换代升级为哈尔滨东北话呢?
原来,人类不是由猿进化而成,而是“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的一形道
生化物,是终生得一以生的生化物,成了终生都是“目惟内视而不外视”(《金
华宗旨》)的瞎子、“耳惟内听而不外听”(《金华宗旨》)的聋子、“惟道是
从”(《道德经》)的行尸走肉、“无知无欲”(《道德经》)的收音机、对一
形道之声“应之速而无疑”的传声筒,一形道让你改母语,你就会“惟道是从”
地改母语,如《重庆老太骨折手术后“忘本”不会说重庆话》《河南一妇女遭遇
离奇车祸,苏醒后开口改说普通话》《摘棉女下火车只说普通话,患旅途精神病
,忘掉家乡方言》《村妇做完子宫手术不会说方言满嘴普通话》《村妇做鼻息肉
手术后忘记家乡话,改说普通话》报道的妇女,都是突然莫名其妙地改普通话为
母语后再也教学不会原来母语的例子,表示人类都是收发一形道之声的收音机和
传声筒。因此,让生女真民族的母语由满语换代升级为哈尔滨东北话的换代升级
者只能是生化生女真民族的一形道。生化生女真民族的一形道为生女真民族的母
语换代升级的条件和时间,我在《北京话是满族的最大遗产》中作了推定。
证明北京内城话由八旗军民从关外带来的证据,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
革命口号的辛亥革命党人在闹辛亥革命时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改成“屠杀
鞑虏,恢复中华”的屠杀证据,屠杀证据就是他们屠杀鞑虏时挑选鞑虏之法。鞑
虏所以需要挑选,是因为当时的鞑虏即满族,但满族在身貌上与汉族无异,差别
在于满族人的母语是北京内城话,北京以外的官话是夹杂着各地口音的官话。由
于武汉人会讲的官话是武汉官话,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只会讲夹杂着母语口
音的官话,也不懂北京内城话和北京外城话的区别,以为说北京话的都是满族人
,故只要逮上说北京话的人就杀。然而,辛亥革命发生地武昌屠杀的满族人都不
在北京生长,而是生长于武昌附近的“满城”,多数来自荆州“满城”(见完颜
多尔衮《辛亥革命中对旗人的屠杀》)。由于北京以外的“满城”都严格按军营
管理,“旗民分居”成了“旗民割居”,故在北京以外的“满城”居民传承的母
语都是第一代“满城”居民的母语。由于辛亥革命党人屠杀鞑虏的挑选条件是说
北京话,故知北京内城话是驻扎北京内城的八旗军民随身带来的哈尔滨东北话,
和北京外城话的来源相同。
即是说,在东北话出世以前,神州就没有和雅言音义相同的方言,表示雅言不是
中原一带的方言,而是独立于神州所有方言的古老官话,是表达汉字音义的独立
语言,是沟通汉语方言的桥梁语言,通行于汉语方言区的古老普通话,因而是凌
驾于汉族方言之上的独立语言。欲知雅言的古老程度,须看古老的文言文。因为
,文言文是雅言记录之文,最古老的文言文是先秦文言文,其中的《尚书》则是
最晦涩深奥、诘屈聱牙的文言文。而《维基百科·尚书》告诉:“《尚书》属于
记言体,内容以言为主。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
括了夏、商、周三代”、“《尚书》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内容以上古及
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表示“记言体”、“
以言为主”之言和“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
主”的讲话稿,都用雅言创作,表示雅言是上古及夏、商、周的官话,上古指夏
以前的三皇五帝时代。表示雅言是上古及夏、商、周的官话,上古指夏以前的三
皇五帝时代。传说的三皇有伏羲、女娲、神农,燧人、伏羲、神农的三种组合:
伏羲、祝融、神农,伏羲、共工、神农,伏羲、神农、黄帝,传说的五帝是黄帝
、颛顼、喾、尧、舜。因此,《百度百科·尚书》认为:《尚书》是中国最古老
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
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仓颉是人类吗?》证明:一,仓颉不是造字而传字,仓颉不是人类而下凡神仙
,仓颉不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神仙工作队队长,代表下凡中原的所有神仙,下
凡神仙传的是神仙集体——五个⊕形月腔居民集体创造的汉字;二,神农、黄帝
、仓颉、女娲、祝融、燧人、伏羲、有巢氏等都是盘古开天地后的第一批下凡神
州的神仙工作队的队长;三,下凡神仙传汉字就是教汉字,便他们为了给仓颉通
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之法造字创造根据,还教了“
六书”造字法,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四,仓颉古
字字体应该和大篆相近的古篆,读音就是雅音。因雅音即雅言,表示仓颉所传汉
字就是雅言;五,甲骨文是铁器作品,只能是一形道在清末民初在人类陆续发现
它们的前刻的化出物;六,人类是唯一不能自动断脐的哺乳动物和发胡指趾甲终
生在长长而依赖剪刀断脐出生和修短发胡指趾甲才能生存的民族,除了无盐可吃
的爱斯基摩人外,都是食盐动物;七,农耕民族是人类的基础民族,因而是最古
老的民族;八,农耕人类和绝大多数农作物种和绝大多数家禽家畜都是没有野生
源也无野生能力的物种,是相互依赖着生存和繁衍的三族家生物种,都是一形道
生化的家生物种;九,农耕民族依赖铁器生产生活,只能出世于铁器时代;十,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都是一形道作品,表示石器时代子虚乌有;十一,农耕民族只
能出世于“教农耕”的神农之世。
如果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就有人类,神农之世就始于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
如果盘古开天地只需一天,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就是神农之世第一天。
下凡神仙传汉字就是教汉字,教汉字需要笔墨简砚,笔墨简砚都是铁器作品;汉
字又起着“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说文解字
·叙》)的作用,表示第一批下凡神州的神仙下凡于神农之世,下凡于神农之世
的神仙传教的汉字,就是传神农经艺和王政的汉字。
《太平广记·山(溪附)·大翮山》告诉:是王次仲“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
因“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行次。忽化为大鸟,出车外,翻飞而去。
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矣”。《百度百科·海坨山》告诉:大
翮山、小翮山现称大海陀山、小海陀山,在北京延庆区。已知,隶书由小篆变来
,小篆由大篆变来,小篆出世于始皇灭六国当年(公元前221年)的书同文,
故知王次仲“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的仓颉旧文是大篆,大篆就是仓颉们教字时
所教的字体,大篆读音就是仓颉们教字时所教的字音,仓颉们教字时所教的字体
字音就是雅言的字体字音,表示雅言始于神农之世,雅言就是“经艺之本,王政
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之言。
隶变前后字体的变化是笔划由弧笔变直笔、字由繁变简、由画变写,故隶变是汉
字发展的转捩点。
因《古文尚书》记载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表示记载《古文尚书》的字体
就是大篆,大篆是西周初期的雅言。
神农的三大历史功勋包含了“仓颉造字”,神农的三大历史功勋是“教农耕,尝
百草”和建五日制农贸集市,五日制农贸集市就是流传至今的“日中为市,致天
下之民,聚之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下》)的集市。
五日制农贸集市在南方叫墟,在北方叫集。
“教农耕”的结果是农民会农耕,是农民会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击壤歌》)的规律农耕,是由鸡报晓报时【鸡报晓即“鸡叫一
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朱元璋《金
鸡报晓》),鸡报时即鸡在半上午和半下午之啼所报的半上午和半下午之时】、
由狗看家助猎、由牛马驴骡拉犁拖耙的农耕,农户都有家禽家畜的农耕,按二十
四节气适时地播种、移栽、田管、收割加工农产品、宰禽杀畜、伐木为材、积柴
草为薪、洗衣煮食、男耕女织的农耕,是村落有村道桥梁,乡镇旱路有车辆、水
乡水路有船筏、江河有渡船和码头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农耕。
“尝百草”的结果是村落有草医草药稳婆、巫觋巫医神汉,乡镇有中医中药药婆
牙医游医和诊所药房,部落有司巫部门和职员,草医中医药婆都有学徒。
因五日制农贸集市是神农之世流传下来的,可以今推古神农之世的五日制农贸集
市景况:墟集有商铺,墟集日有贸易百货、占卜算命、代书刻印、婚姻中介、买
卖中介、江湖卖艺,墟集社会有百工及其徒弟、百工工具、百工产品和服务、有
货郎和挑工的社会,是村落有私塾、部落有公学的社会。因大篆是西周初期的雅
言,表示神农之世的社会和西周初期的社会近似。如果盘古开天地只需一天,盘
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是神农之世第一天,便表示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的世界,
近似于西周初期的社会。
五日制农贸集市“致天下之民”的致民范围就是今天的乡镇辖区,相邻乡镇的方
言都有过渡的腔调差异,不管是十大方言区内部的乡镇方言主,还是十大方言区
之间的乡镇方言,表示有多少个乡镇就有多少种方言,表示神州有多少农贸集市
就有多少种方言。
神农的三大历史功勋包含了“仓颉教字”,表示教字仓颉们必须和神农同时下凡
。仓颉是黄帝左史,表示黄帝必须和神农同时下凡。
因每个农贸集市都讲一种方言,这就要求在每个方言区传教雅言基础的仓颉,都
得象普及普通话较好时期的小学教师采用双语教学一样教学——既用汉语字典定
义的汉字音义和对应方言话字的音义进行教学,表示仓颉们都精通当地双语。其
实,神仙都会多种官话和方言,就象1977年9月背着邯郸市肥乡区旧店乡东
北高村的农民黄延秋在9天游览9大城市的两个神仙“懂很多地方方言,到哪就
用那里的口音”(《百度百科·黄延秋事件》)。
仓颉们在神农之世传教了万物万名万事万业万觉万病万药万心万思万情等所需的
汉字,他们传教汉字的数量应该接近《说文解字》的收字数——9353个,表
示神农之世接受雅言教育的汉族学生多是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学生,都记下了
所学汉字的音义和对应方言话字的音义,记下了所学汉字所属的六书分类,并用
白绢汇编了所学汉字的音义和六书分类。
雅言由读书人传承,官员主要由读书人担任,除了金朝和清朝中的女真官员,历
朝历代的官员都由前朝读书人教成,每朝官话都是读书人所学的雅言,雅言是中
国王朝代代相承的官话和国语,任何朝代都不会选用首都方言为官话和国语,论
证首都所在地方言为官话、国语、雅言的论说,都是不知官话、国语、雅言都由
读书人传承的瞎说。
仓颉字体由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由难变易过程,也是汉语文
化由上古文言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对联→当代白话小
说的由难变易过程,也是单章节词→多音节词转变的由难变易过程。而单章节词
的教学是训字教学,只有训字教学才能培养出创作上古文言文→楚辞→汉赋→唐
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对联的作品。这三个文化的“由难变易”过程,体现
的是神创论的神奇路线,否定的是人类从树上下来、从山野走来的进化论。因为
,进化而成的人类能创造的文化,只能是由易变难的文化,如同由易而难、由简
而繁、由低级而高级的技术进步。
否定汉字是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之
作的字据很多,下面各组的字形和字义也是汉字是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
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之作的字据:
◆互为倒立之字的字组:士干、屮巾、帀ㄓ、曱甴、甲由、半末、共并等。
◆同字转向之字的字组:匕刀、七力、目罒、冋叵、申毌、后司、片爿、山彐E
、三川彡ミ、丰丯卅、凶罓冈区等。
◆上下易位之字的字组:岊岜、旮旯、呆杏、吴吞、杳杲、易曶、昊昋、音昱、
弃芸、芬弅、苂灷、荅弇、莊弉、蔽弊等。
◆左右易位之字的字组:妃妀、毑乸、訅訄、阦邩、阮邧、防邡、阬邟、陏郁、
阺邸、陎邾、陜郟、陔郂、陓郀、陨郧、陪部、陻鄄、陠郙、障鄣、都陼、隁郾
、隟鄛、隝鄥、陃邴、鄧隥、陲郵、翊翋、衍洐、昹昶、郰陬等。
◆由相同部首的横排变竖排而成之字的字组:什仐午、仁介、仩仧、仙仚、屾出
、岴岳、坋坌、垢垕、瓰瓫、塒時、仼全、玐兲、仦尒、叨叧召、叻加另、吧邑
、况兑、呅吝、旧旦、珀皇、畄沺、吥否、吟含、唄員、呲呰、咡咠、哳哲、凤
殳、机朵、杍李、杠杢、朹杂、标柰、枷架、枱枲、柕柔、榀楍、炚炅、埮烾、
屺岂、岒岑、岋岌、岎岔、岎岙、岞岝、岭岺、岴岳、岹岧、峀岫、峆峇、峈峉
、峏耑、崠崬、崓崮、崳嵛、嵪嵩、唯售、嵷嵸、嶥嶡、桉案、柦查、柑某、桫
桬、棑棐、杧杗、椎集、秄季、侎籴、呐呙、旰旱、甠星、晚冕、晖晕、晾景、
晄晃、晌晑、晀晁、暯暮、細累、偪畣、眇省、渺渻、眐罡、眠罠、睊罥、睹署
、瞳罿、眭罣、睇罤、灶灻、烘烡、啼啻、坋坌、脤脣、譤譥、旮旯旭、翊翋翌
、鳼鴍、鶘鶦、鴥窵、蠇蠆等。
更多的神仙造字法请见《汉字是唯一的象形文字》。
由于汉族方言都被仓颉们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雅言字词作为方言的话字话词,即生
化汉族方言人类的数据流都被仓颉们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雅言字词作为方言的话字
话词,故所有的汉族方言都含有一定比例的发雅言音义的话字话词,以致洛阳话
和开封话含有大量的发雅言音义的话字话词,以致洛阳话和开封话都被误认为雅
言。然而,被现代汉语专家认定为汉族的方言,有的却是少数民族方言,如江南
的汉族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平话,理应都是百越各族的
方言,表示百越各族的方言也都含相当比例的发雅言音义的话字话词,以致属于
百越方言的广州话、闽南话,分别被当代语言学者认定为广州话是秦朝平定岭南
军带去的中原话,闽南话是永嘉之乱时期衣冠八族南渡到泉州地区的中原话。
如我老家的永福话,虽是闽南话语系的一个方言点,却是独特的永福畲话。因为
,漳平畲族《苦历歌》告诉:“畲家最先住永福,永福本称百家畲”(《畲族家
族传说之一,凤凰山传说》),与现代雅言——普通话音义相同的话字至少有5
31个(个别话字的声调与普通话字不同或有尾声变化),它们是:
哎爱安俺案桉盎丨霸坝摆败拜班癍办邦帮榜包胞暴背本笨畚比庇毙币编匾变便遍
辩标表婊錶兵薄丨裁才财采睬彩菜残操草插查差柴唱抄朝充铳冲汆川传喘春次聪
催脆村寸存搓措锉丨搭代待单丹旦但当党岛捣道稻灯邓等滴弟颠癫典电殿刁雕吊
调丁疔叮钉顶东洞度锻缎碓兑对队墩礅吨炖钝盾遁躲丨番翻烦繁凡反范贩犯方芳
防妨访非匪废费分粉奋份丰封风疯缝凤芙扶符府腐辅赴父付附负丨旮该改橄港歌
根跟攻功公贡姑鼓栝刮瓜呱寡挂卦乖拐怪关管馆冠灌罐观贯惯广逛规归龟鬼诡轨
桂柜贵跪桧滚棍丨哈蛤海害亥顸罕汉汗旱焊巷豪号何和贺恨护化花哗划华缓毁婚
魂混和祸丨煎剪贱奖将进尽精静酒就丨卡慨慷快款狂亏坤昆捆困睏丨拉邋旯蜡郎
捞雷擂离篱厘李里理厉疠利痢联连莲炼练链凉晾亮寮僚潦了料零龄灵令溜吕乱轮
崘仑伦论罗逻锣落丨蛮颟馒盲氓矛貌糜迷免民敏明丨柰奈囊闹尼扭钮农脓弄女丨
派叛抛泡炮朋棚硼碰披脾偏片骗拼贫品聘平评凭丨迁浅枪亲清情秋鳅蛆取丨揉蕊
丨赛丧扫善申甥升士仕事输顺私宋蒜孙损笋榫嗦索锁所丨塔台胎太态摊毯唐剃跳
停廷庭通统团吞豚妥丨瓦佤弯湾顽腕枉王旺威伟委危为违围畏胃谓位瘟稳丨仙鲜
肖消销新薪星修秀绣雪丨央养牙芽言研延演沿谚阳夭依医伊宜姨移疑椅以意义因
银引印应英哟痈用鱿由酉友右佑又语冤元原源员缘愿怨月丨灾栽载在再蚤灶炸真
圳症征整证政盅钟种肿众专转壮准资姿子宗总醉最罪左佐做。
◆上列话字中,㈠俺,是表“我”的亲敬对象字,只用于称呼长辈和年长者的前
缀:俺主(对曾祖母和外曾祖母的敬称)、俺公(对爷爷和外公的敬称)、俺麻
(对奶奶和外婆的敬称)、俺婆(对奶奶辈老太的敬词)、俺爹、俺爸、俺娘、
俺伯、俺叔、俺傍(伯母)、俺姑、俺舅、俺妗、俺姨、俺哥、俺嫂、俺姐。此
情表示,永福话的俺与北方方言的俺,音同义不同,用法和用途也完全不同,表
示永福话的俺与北方方言的俺没有传承关系,不是来自北方说“俺”移民的方言
,而是盘古开天地时就有的永福话字,从而表示永福话是永福话区独有的话,是
一形道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只在永福话区下放的方言。㈡瓦,一表瓦,二表我:如
表我、我的、我家、我厝、我们,分别说瓦、瓦的、瓦家、瓦厝、瓦郎。㈢郞,
一表人,人曰郎,代表别人、各人的永福话分别说别郎、各郎;二表们,代表我
们、你们、他们的永福话分别说瓦郎、你郎、伊郎。
◆由上列话字组成的普通话词汇也多是永福话词汇,如:左右,语言、言语、歌
唱、唱歌、子孙、孙子、弟子、子弟、醉酒、酒醉、犯罪、罪犯、理论、论理、
裁缝、栽菜、做事等。
◆永福话还是证明闽南话出世于盘古开天地时的证据,证据就是以“面”表“脸
”:说“洗面”为“洗脸”,说“面盆”为“脸盆”,说“面皮”为“脸皮”,
说“没面”为“没脸”、说“面巾”为“洗脸巾”,表示永福话有“面”无“脸
”,以“面”表“脸”,要“面”不要“脸”。而有“面”无“脸”、以“面”
表“脸”、要“面”不要“脸”的永福话字,也是闽南话的通用话字。
然而,《在线汉语字典》的【脸】词条和【面】词条都告诉:古代表示人的整个
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
,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魏晋时期即三国到两晋时期。这就表示,三
国以前的雅言有“面”无“脸”、以“面”表“脸”、要“面”不要“脸”。“
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的口语应是唐宋官话。闽南话
至今仍以“面”表“脸”的情况,说明闽南话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全然不被三
国起至今一千八百年以“脸”表“面”的雅言或官话的同化。
《百度百科·河洛》告诉: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中
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
,表示河洛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南至汝颍,北跨黄河
而至晋南、济源一带,表示河洛话就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一带方言。
《百度百科·济源话》告诉:济源话和沁阳话基本上完全一致,但济源话和中原
官话分属两个方言系统,济源方言的发音和河南话有明显的区别。
然而,侨居奥克兰的沈丘人、安阳人告诉,他们的方言都说“洗脸”为“洗脸”
;侨居奥克兰的沁阳人告诉,沁阳话的“洗脸”是“抹抹脸”或“洗洗脸”(“
洗”音似“丝”音或“湿”音);《洛阳方言:抹脸》告诉:洛阳话的“洗洗脸
”是“摸吧脸”,生气而脸色难看的洛阳话是“抹下脸啦”;《汝南方言趣谈》
告诉:汝南方言以“脸”为“脸”;《河南方言词》告诉:“没脸——没面子”
、“长脸——增光,有面子”,表示河南方言有“脸”无“面”、以“脸”表“
面”、要“脸”不要“面”。此情表示,一,河洛地区的沁阳话和洛阳话是不同
的方言;二,包括河洛话在内的河南全省方言都有“脸”无“面”、以“脸”表
“面”、要“脸”不要“面”。
这又表示,三国以后,“脸”进入雅言、官话的原因,是雅言、官话吸收了河洛
地区的方言;二,要“脸”不要“面”的河洛话和河南话源远流长。因河南是中
原的中心地区,华夏文明发源地,华夏文明始于神农之世,神农之世始于盘古开
成天地的第一天,故知要“脸”不要“面”的河洛话和河南话始于盘古开成天地
的第一天,是最古老的方言。
这就表示,即使永嘉南渡时期有衣冠八族南渡到泉州地区,在泉州地区无人烟的
情况下,他们也只会带着以“脸”表“面”的母语定居泉州地区,以他们的母语
为泉州方言,进而成为闽南话。
然而,福建属于百越的闽越,而《百度百科·百越》告诉,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
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
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
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
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表示江南至越南北部的百越地区自古就是古越族繁衍之地,而非荒无人烟的荒
芜之地。《史记·五帝本纪》告诉:颛顼版图“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
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颛顼版图是用他的文治武功扩张而成,而不是他生
化的地盘,表示颛顼版图就是神州版图,神州版图就是神农之世的版图,而神农
之世始于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神农在神农之世的三大贡献是“教农耕,尝百
草”和建立五日制的农贸市场。
这就表示,百越出世于神农之世之初,始于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百越话出世
于盘古开成天地的第一天,是最古老的方言,要“面”不要“脸”的闽南话是最
古老的方言,表示即使永嘉南渡时期有衣冠八族南渡到泉州地区,他们身语相随
的母语在泉州地区毫无用武之地,他们身语相随的官话在当时的泉州地区也可能
毫无用武之地,因为《雍正推广“普通话”缘何失败?》告诉:1728年雍正
皇帝对闽粤发布设立教学官话的正音学校之谕的原因,是皇帝听不懂出生闽粤的
学子和官员说的官话。表示永嘉之乱时段的闽南人听懂南渡到泉州地区的衣冠八
族讲的官话,表示南渡到泉州地区的衣冠八族,入乡随俗必随的第一俗是学用泉
州方言,否则就无法在市场上问价和讨价还价,而他们的子女则必然以泉州话为
母语,成为地道的泉州人,表示身语相随到泉州地区的衣冠八族的母语和官话自
此全部报废,终身没用,最后与尸相随埋入地下。
然而,《维基百科·衣冠南渡》告诉: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权威的历史学家王
仲荦教授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刘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
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达荆州、扬州、梁州
、益州等地,没有流入福建的记载。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朱维干教授则认为“衣
冠入闽说”不仅无根据,且背离四世纪当时的历史局势。这就表示,永嘉南渡时
期有衣冠八族南渡到泉州地区的说法无据,要“面”不要“脸”的闽南话,是古
老的闽南越族的母语。
然而,闽南话本身就是否定“衣冠八族南渡泉州说”和“闽南话是河洛话”之说
的铁证,因为闽南话是一个独立的方言,是现在河洛人、河南人、中原人、北方
人都听不懂的独立方言,是在河洛地区乃至北方地区都找不到乡音的独立方言,
是在江南独语的蛮话。因此,闽南话本身就是否定“衣冠八族南渡泉州说”和“
闽南话是河洛话”之说的铁证,根本不可能是移民闽南的河洛人带到闽南的移民
方言,而是原生于闽南地区的土语,表示“衣冠八族南渡泉州说”说荒唐无据。
至今仍然要“面”不要“脸”的闽南话,只能是原生于闽南地区的原始方言,原
生于神农之世之初的原生蛮言。
《维基百科·衣冠南渡》告诉:衣冠南渡是晋朝时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的大规模
南迁。表示此前没有中原政权和文明的大规模南迁,表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派遣平定岭南地区百越之地的四十万大军不算“中原政权和文明的大规模南迁”。
一因衣冠南渡前没有中原衣冠南渡闽南的史实,二因要“面”不要“脸”的闽南
话没被三国起至今一千八百年以“脸”表“面”的雅言或官话所同化,表示要“
面”不要“脸”的闽南话只能是盘古开天地之初就应有的蛮言,表示闽南地区、
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潮汕地区、粤西地区、海南岛以闽南话为母语的祖先出
世于神农之世之初。
然而,侨居新西兰的莆田人、福州人告诉,莆田话、福州话也以“面”表“脸”
,《宁德方言歇后语释义(中)》告诉:宁德话“洗面”是“洗脸”,表示福建
沿海都以“面”表“脸”。这就表示,福建沿海至讲闽南话的潮汕地区的方言都
要“面”不要“脸”,都没被三国起至今的以“脸”表“面”的雅言或官话所同
化,都是盘古开天地之初就应有的蛮言。
侨居奥克兰的广州人告诉,广州话也以“面”表“脸”;侨居新西兰的闽粤赣三
角区的客家人告诉,客家话也以“面”表“脸”。因广州话、客家话都是独立的
方言,是中原人听不懂、在北方找不到乡音的独立方言,表示客家话、广州话都
是广州地区和闽粤赣三角区的古老越族的原始方言,是神农之世之初就应有的蛮
言,表示广州话和客家话是中原移民带到广州地区和闽粤赣三角区的移民方言之
说毫无依据。
《杭州话同普通话词汇对照》和《那些关乎“脸面”的上海话》告诉:杭州话、
上海话也以“面”表“脸”。然而,杭州在1129年—1276年的147年
间是南宋首都,是雅言和官话口语都以“脸”表示整个面部的,这就表示,一,
用“脸”表示整个面部的南宋官话并没同化以“面”表“脸”的杭州话,二,以
“面”表“脸”的杭州话是古老的吴越方言,是神农之世之初就应有的蛮言。
《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吴语词汇”(江南语言里的古白话词汇)》告诉:
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
界的方言,但吴语区均以“面”表“脸”,说明以“面”表“脸”的吴语是古老
的吴越方言,是神农之世之初就应有的蛮言。
《宁德人“五月节”端午快到哦》告诉:闽东民间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过
端午称为“做节”。在闽东蕉城、福安、寿宁、古田、屏南等县(市)的大部份
乡镇都是五月初四过节,这种情况在本省的闽西以及浙南地区也普遍存在。宁德
人过“五月节”的日子和叫法和永福人过“五月节”的日子和叫法完全相同。此
情只能表示宁德地区原是畲乡。宁德话和永福话都要“面”不要“脸”的情况更
说明宁德地区原是畲乡。因永福五月节并无“端午,相传闽王以五日死,俗以四
日为节”(明嘉靖《宁德县志》)的传说,表示畲乡五月节既非纪念屈原,也与
闽王无关,而是神农之世就定下的五月节节日。宁德人和永福人过“五月节”日
子和叫法相同的情况,又表示所有五月初四过五月节的地区,原本是畲乡。
需要说明的是,以“面”表“脸”的永福话“面”音异于“面粉”之“面”的发
音,永福话“面粉”“面线”“面包”的“面”音是“糜”音。有趣的是,永福
人吃面条不说吃面条,而是说“吃面”。
◆永福话还有一个与雅言定义和使用对象都不同的特殊词汇:生离。永福话“生
离”用于被卖女孩,表示被卖女孩和父母的活生生分离,但不表示被卖女孩不再
见父母。生离的意思又成为父母吓唬不听话女孩的恫吓词,如:把你生离(卖)
到乡下去。因生离是女孩长大后注定的命运,故生离又变成了父母给女孩取名用
词。因生离是女孩长大后注定的命运,故永福传统婚俗有哭嫁俗,哭嫁俗是女孩
哭着唱生离父母兄弟姐妹的痛苦之歌,母亲会陪着哭嫁歌而哭,哭嫁俗式止于1
970年代初。因生离是女方被迫与家人分离,故生离又用于被男方休掉的妻子
身上,被男方休掉的妻子叫生离母。
◆永福话还有一个非常象声的象声话字组成的两个象声话词:欻尿和欻屎,欻尿
表憋不住尿的尿床、尿裤,欻屎表憋不住的腹泻,因为欻音为chuā,象声急促的
声响。
◆永福话虽是闽南话语系的一个微小方言点,却可能是全国唯一揭发兔子起源真
相的方言,因为,在围绕永福话区周围的闽南话——漳平话→龙岩话→南靖话→
华安话都称兔子为“头阿”、称野兔为“山头阿”的语境中,只有永福话称兔子
为“羊鼠”、称野兔为“山羊鼠”,表示“羊鼠”指家兔。永福话称家兔为“羊
鼠”的原因是:家兔外表象家鼠,兔屎象羊屎,两个形象结合起来,便是“羊鼠
”。可以说,“羊鼠”形象地表述了家兔外表和兔屎形象。由于永福话是神农之
世流传下来的畲话,故知“羊鼠”是神农之世下放永福也下放全国的家畜,不存
在家兔由野兔驯化而成的情况。由此知道,“家兔来源于野生的穴兔……比较主
流的看法是,世界各地的家兔都起源于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等地。中世纪
的法国僧侣们为了食用而驯养了野生的穴兔,然后再逐渐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东方
的亚洲国家”(《维基百科·家兔》和《百度百科·家兔》)的说法荒唐。证明
家兔不是欧洲野兔驯化而成的更多证据和理由请见《方舟子根本不知家兔都是独
立物种》。
◆永福话还有一个极可能是永福话区独有的文化习俗,就是嫁到永福话区的女人
必须改名和在永福话区内嫁一次改一次名的习俗,目的是让妯娌的名字象姐妹的
名字一样,有一个字相同,让人一听名字就知道她们不是姐妹就是妯娌。此俗逐
渐止于1970年代末。
◆永福话区还有一个全国罕见甚至是唯一的山歌文化,因为永福话区有三种山歌
调:永福山歌调、龙车山歌调和龙岩山歌调,龙车山歌调最高亢悠长嘹亮动听,
只在龙车村流传,龙岩山歌调只在原称龙岩县(现称新罗区)的曹溪乡和岩山乡
的永福话区中流传,其余的永福话区流传永福山歌调。即是说,除了因和龙岩县
交界的山村流传龙岩山歌调外,永福话区自有两种山歌调。其中,令人不解的是
,现在人口不足两千、1950年前人口可能不足一千的小小龙车村居然独有一
种山歌调。永福话区至今没出一个作曲人的情况告诉,永福话区自有的两种山歌
调并不是永福人的作品,故知永福话区自有的两种山歌调都由一形道下放。
◆永福话区还有闽南话区独有的传统节日文化:
▲永福没有过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我虽然不知永福没过中秋节、重
阳节的客观原因,却知道没过清明节的客观原因,那就是,清明节无法满足永福
人扫祖墓祭祖宗的需要。原因在于,永福人扫的是列祖列宗之墓,祭的是列祖列
宗之灵。而永福人的列祖列宗之墓有五种:①棺葬土墓,②棺葬碑墓,③葬金斗
碑墓,④金斗岩,⑤金斗屋。棺葬土墓是指死者生前没有找到风水宝地,而在死
后由子孙根据当年有利的墓向在村边丘陵坡地挖圹葬棺的无碑土墓。棺葬的碑墓
是指死者生前找到了风水宝地,预先用花岗岩石材和三合土做好了墓地,预备了
无字墓碑,在死者死后,由家人棺葬其中,立起有字墓碑之墓。金斗是安放了死
者遗骨的金斗瓮,通常是土葬十来年后,子孙对棺葬土墓开圹开棺,举行拾骨仪
式,然后由拾骨师把棺中遗骨按从脚到头的顺序拾到金斗瓮中。安放金斗处有三
:一是子孙拾骨前找到了风水宝地,按棺葬碑墓模式做好了碑墓,拾骨后择吉日
葬入金斗;二是子孙在拾骨前没找到风水宝地,只因担心继续棺葬会尸骨无存而
拾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金斗有两种去处,一是住宅有闲房间的,用闲房音做金
斗屋;二是没有闲房间的,就在村边丘陵找到无害风水地,挖出一米多高的坎,
向坎内挖两尺深的岩穴安放金斗,名曰金斗岩。有风水宝地的坟墓少数在村中和
村边,多数在远离村庄的深山密林中。永福人年年要扫的墓就是扫棺葬土墓、棺
葬碑墓、葬金斗碑墓、金斗庵,年年要祭的祖就是上述的五种墓中神灵。
永福人扫墓是用柴刀、月儿(月儿刀的简称,刀形似弦月,形如下图所示的月儿
),主要用于割芒萁、杂草)砍掉墓边草木、墓中杂草、拔掉墓园石缝中的草木
,用锄头沿墓缘铲掉一层草皮,铲掉墓埕中雨水冲刷来的积土,墓头若有被雨水
冲刷出的凹坑则用锄头铲新土填实,然后折一把树枝作帚扫掉摆祭品处的沙土。
祭祖是在祖墓上摆上煮熟的鸡鸭、猪肉和粳米粿等祭品,焚香、点烛、祈祷、烧
纸钱、撒纸钱。
粳米粿是由去了米皮的粳米加工而成的圆薄形粿片,要经泡水→滤干→用木甑桶
蒸熟→用踏碓捣烂成大粿团→手抹蜂蜡后把大粿团搓成粗细两种棒状→切成厚薄
两种粿剂→用手搓圆,再分别用大圆形印模和小圆形印模,印出一面有印花的大
圆厚扁状粿和小圆薄状粿,祭祀时在漆木盘上叠成圆锥状。煮食大圆厚扁状粳米
粿时要切片。
永福人扫墓祭祖顺序是从近祖开始,然后逐代向远祖扫祭。因近祖往往是村边的
棺葬土墓、金斗庵和金斗屋,一般一天能完成扫墓祭祖,晚上就全家分享祭品。
因远祖墓多在深山密林中,祖级越高,参加扫祭的族孙就越多。因此,扫祭祖父
母以上的高祖都在完成扫祭后,在墓边打灶架锅煮祭品办祭品宴。这样,扫祭队
伍中,就要由多人挑着水桶、砧板、菜刀、锅刷、锅碗瓢盆勺筷汤匙、油盐酱醋
、香烛纸钱和祭品。因通往深山密林之墓的小路年年都会长出夹道草木,故扫祭
队伍中要有若干人腰系木制刀架(形似下图所示),刀架插着柴刀、月儿,扛着
锄头在前面披荆斩棘开路。一般地,进山扫祭一个墓就要一天。
由于扫祭一个深山密林中的祖墓都要准备一套鸡鸭、猪肉和粳米粿,扫祭祖父母
以上远祖墓都由各级房族长筹备组织,如谁负责采购鸡鸭、猪肉,谁负责做粳米
粿并挑往要扫祭的祖墓,谁负责筹集并挑往祖墓的水桶、砧板、菜刀、锅刷、锅
碗锅碗瓢盆筷油盐酱醋香烛纸钱,谁负责煮祭品宴,谁负责带柴刀月儿锄头。因
鸡鸭、猪肉、香烛、纸钱要到五天一墟的墟市购买,一墟五天中一天赴墟买卖,
只有四天可用于农事、家事、做粳米粿、扫祭祖墓。祖墓的辈数越高,筹备祭品
的时间越多。
上述情况告诉,清明节无法满足永福人扫祭列祖列宗的需要,何况,“清明时节
雨纷纷”——晴少雨多,遇到雨天和连绵雨天,别说扫墓,进山都困难,故永福
人扫祭列祖列宗选择在雨天少、农事少的冬季进行。由于冬季天寒昼短,永福冬
季天气是晴多结霜,霜天起床晚,时而下雪,时而山头结雪,下雪天和结雪天都
没法扫墓,故扫祭二三十来代的列祖列宗墓差不多需要整个冬季。
▲永福五月节的文化独特:
◇五月节节日不是端午日而是五月初四,但是,除了永福话区,闽南话区的五月
节都是端午日,表示永福五月节节日,是神农之世流传下来的节日。
◇永福五月节不是一天,而是五月初一到初四的四天,有《裹粽谣》为证:初一
裹乖粽(裹给小孩吃,希望小孩变乖),初二裹相送(送给当年和去年办丧事而
不能裹粽子的亲戚),初三裹自己(裹自己吃的粽),初四裹乞吃(乞吃即乞丐
),前两句永福话和普通话都压韵,后两句永福话压韵。不解的是第四句。因为
,一,初四没裹粽,二,传说1949年前永福不产乞丐,节日更不可能有上门
乞丐。没乞丐的原因,一是永福是高海拔的鱼米之乡,只要能动,就有饭吃,永
福人自古就是勤劳者;二,永福人爱脸皮,爱脸皮者不会当乞丐。因此,“初四
裹乞食”的乞吃,只能表示以粽祭神、乞神赐食,乞神赐食对永福人很重要,因
为,永福是只种大冬稻——高杆单季的籼稻、糯稻、粳稻:都是清明播种、小满
前后插秧、寒露前后收割的水稻,是靠天收成、靠天赐饭的山区,实际是靠老天
收成、靠老天赐饭的山区,而老天就是神,乞食就是乞神赐食。因永福话的过和
裹同音,故推定“初四裹乞吃”应为“初四过乞吃”,是“初四过乞食节”的省
略,表示五月初四是永福全民把初三裹好的粽和鸡鸭猪肉等祭品供神、乞神赐食
,再把神吃过的祭品作为神赐自己的过节美食,表示自己是乞神赐食的乞丐。
◇永福过五月节的粽子有三种,一种是碱糯米粽,由糯米加山碱裹成,蘸糖吃;
山碱是选择含碱高的树木砍下连干带叶一起烧成炭灰,把带炭火的炭灰装入围了
湿草的箩框挑回家,倒在厝中由两面土墙构成的角落中让炭块都燃成灰,再把炭
灰掏入大锅,用大火熬煮成一定浓度的碱水,再去渣浓缩成碱浆,把碱浆倒入碱
模冷却成方形碱砖,碱砖分两种,一种是象发糕一样有发孔的发碱,一种是无发
孔的硬碱,除了部分硬碱在本地市场打碎零售外,其余硬碱和所有发碱都向漳州
地区出口。一种是糯米咸粽,由糯米、盐、豆子(四季豆子、豇豆子或眉豆)、
花生米、萝卜干、香菇、笋干、猪肉、海味(虾米、海蛎干、鱿鱼干或蛏干)等
料泡水浸透滤干后拌匀后裹成。一种是含馅粿粽,粽皮是加糖的年糕料,年糕料
是用糯米和籼米按1:1比例倒入水桶泡水浸透滤干后用踏碓捣成细粉后,一人
在舂臼边用罗筛筛出细粉、把粗粉倒回舂臼继续捣。在罗筛筛出的米粉中加入一
斤米三两糖的比例煮成的糖水揉成甜粉团(勤俭人家的甜粉团还会掺入煮后捣烂
的鼠曲草或白苎麻叶);馅料分甜馅和咸馅,甜馅料是炒熟的花生、芝麻捣碎拌
糖,咸馅料就是糯米咸粽料中糯米以外的配料。永福粿粽是闽南话区的独有,也
异于客家的粿粽,因为客家粿粽的粽皮原料是粳米粉或糯米粉一种,粽皮有的加
糖,有的不加糖,馅只有咸馅一种。因此,永福粿粽极可能是神州的独一无二,
以前永福家家户户裹三种粽的五月节风俗,也可能是神州独一无二的风俗。
▲独特的七月节,节日不是七月十五而是七月十四,而与永福相邻的龙岩漳平两
县的乡镇过的七月节日是七月十五,龙岩漳平以外的闽南话区七月节,不是一天
,而是整个农历七月,过的是普渡月,隆重而铺张的普渡节。因此,在节日时间
上,永福七月节是闽南话区独一无二的节日。
永福七月节的传统主食是粳米粿。粳米粿用途除了七月节、祭祖,还是婚丧喜庆
的礼品和婚丧喜庆宴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然而,永福七月节做粳米粿之俗,也可能是闽南话区的独有风俗,因为,在闽南
话区中,能整乡种植永福粳稻的乡镇可能只有永福。原因在于永福粳稻不是旱稻
而是水稻,是水稻中的粳稻。水稻中的粳稻通常属于温带短杆粳稻,永福粳稻则
是温带粳稻中的高杆大冬稻,闽南地区适合种植高杆大冬粳稻的地方只能是山高
水冷的高海拔山区,永福正是闽南话区中山高水冷的高海拔山区,如永福盆地的
海拔近800米,漳平县城海拔约为170米,龙岩县城海拔约为240米,华
安县城的海拔和南靖县和溪镇海拔虽然查不到,却可肯定低于漳平县城海拔,是
种植亚热带矮杆双季稻的地区,种不了温带粳稻,更种不了高杆大冬粳稻。因此
,在永福四周乡镇中,只有海拔接近永福盆地海拔的小山村才能种高杆大冬粳稻
。因一乡节日主食由家家户户都有的农产品决定,故永福四周乡镇中都没有粳米
粿,如改市前的龙岩县雁石镇,虽有陈坑,北山等高海拔小山村种大冬粳稻做粳
米粿,却因雁石全乡多数地区是矮杆双季稻产区,故雁石镇七月节的传统习俗不
是粳米粿,而是糯米糍(糯米糍是永福话区传统的立冬主食)。永福则因几乎整
个话区都能种粳稻,粳米易得,家家户户都能用粳米做粳米粿过七月节、祭祖,
并作为婚丧喜庆的礼品和婚丧喜庆宴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然而,永福话区著名的大冬稻不是大冬粳稻和糯稻,而是大冬籼稻。1949年
前流传的民谣“上坪银,永福谷”的永福谷就是永福大冬籼谷。上坪是个乡,比
邻永福乡。上坪银指上坪人有钱,上坪人有钱是指上坪人比周围乡的人普遍有钱
,极少数人极为有钱,农村人有钱体现于住宅。上坪即现在的适中镇。曾经达到
800余座、现存228座的适中土楼群就是证明“上坪银”的证据。上坪人所
以有钱,原因可能是上坪人善于经商办企业的精英多,从事各种专长的工匠多,
他们或在本地致富,或在外地致富。在本地致富的富人在致富过程中必然带动一
群人致富,在外地致富后回乡起新厝新楼的过程和在家乡再创造的过程,也必然
带动一群人致富,因而,都整体提高了全乡劳动力工值、农产品价值,从而整体
提高了全乡的富裕程度。1949年前体现上坪银的是出口四周乡镇的酱油、豆
腐乳、豆粒、豆酱。永福谷出名,一是因为永福籼谷是高寒山区的大冬籼谷,生
长期长近二百天,做的米饭比双季稻米做的米饭好吃很多,成了周边乡镇居民、
墟市商家解馋用米;二是因为永福籼谷种植面积大、余粮多,长期向周边乡镇出
口余粮。永福大冬稻逐渐消亡于1970年代前后地方政府强行推广的水稻矮杆
化、双季化、杂交化,约亡于1970年代末。
◆永福话区还有独特的铁器文化:一是镰刀,不是月牙状镰刀,而是宽约一寸、
长约一尺的直尺状锯镰,用于割禾、割菅(喂牛,菅音同永福话的官音),可用
到没锯齿。二是月儿,主用于割芒萁,芒萁用途是烧火煮食;三是耘草耙,永福
耘草耙与四邻乡镇的差异在于铁耙较宽,耙柄长,长一丈多,约为四邻乡镇耙柄
长度的两倍多。铁耙较宽的原因是永福水稻是大冬稻,永福四邻的水稻是矮杆双
季稻,大冬稻的稻丛间距大于矮杆双季稻的稻丛间距;长柄的耘草耙是对永福农
民的虐待工具,因为,用这样的长柄耙耘草,要求农民跨着大步,一手握耙柄头
、另一手以最大距离握着耘柄大步跨出,以老虎伸腰的姿势把耙子当推土机压着
耙子深入泥层推出耙子,以狗牯(公狗)拉尿的姿势拉压着耙子把田泥拉回,深
耘稻丛间的泥层并把稻丛间的稗草和杂草反复蹂躏后踩入田泥中,一个来回的耙
路约有两米,同时要求耙头反复通过稻丛的直巷、横巷、斜巷,使每棵稻丛周围
的泥都被耘松,使每棵稻丛的根都被耙头边齿切断。
已知稻田耘草有三种:手耘、脚耘、耙耘,手耘最苦,因为它要求耘者跪在田里
以手为耙耘田除草,把草拔起蹂躏后再压入田里;脚耘最轻松,因为它要求耘者
站在田里,一手柱杖,一脚耘田除草,用脚趾把草拔起蹂躏后再踩入田里;以耙
耘草的耙柄分长短两种,短柄长约两米,长柄长一丈多,用短柄耙耘草不需要像
用长柄耙那样费力,故用永福长柄耙耘草的辛苦度介于手耘和短柄耙之间。
永福刀器自古就出口周围乡镇并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不然,先后管辖永福的明
朝龙岩县政府(洪武元年起)和漳平县政府(成化七年起),就没理由对永福话
区实行以刀代粮计赋的政策:“明设抚瑶土官,计刀出赋”(《漳平县志》)。
因为“计刀出赋”表示永福刀具在龙岩漳平都有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出售永福刀
具变钱买粮。抚瑶即抚畲,永福是畲乡。“计刀出赋”的永福刀具,实为永福吕
氏刀具,因为,明朝至今的永福刀具均出自永福吕氏。
但是,永福吕氏刀具的样式并非永福开基吕祖带来,而是永福自古就有刀具样式
。证明永福刀具的样式是永福自古就有的样式的证据是镰刀,因为,永福开基吕
祖廷抡是元朝中期从永定灌洋村迁居永福吕坊村的打铁匠。侨居新西兰的永定人
告诉,流行至1970年代的永定镰刀是月牙状无锯镰,而流行至今的永福镰刀
是直尺状锯镰,表示月牙状无锯镰是永定自古就有的样式,直尺状锯镰是永福自
古就有的样式。吕氏铁匠插队永福后,只是入乡随俗按照永福自有的刀具样式打
造刀具。吕氏铁匠从插队永福到垄断永福刀具市场,靠的应该是刀具的质优价廉。
然而,直尺形永福锯镰极可能是世界唯一的镰刀样式,因为,《百度百科·镰刀
》告诉:镰刀月牙状,镰刃有的是斜细锯齿,有的无斜细锯齿,表示月牙状镰刀
是世上唯一的样式。《维基百科·镰刀》告诉:镰刀月牙状,铁镰刀出现于铁器
时代,在多数共产主义国家作为农民的象征,镰刀被画在党旗(徽)或国旗(徽
)上。此情表示,一,月牙状镰刀是镰刀的唯一样式;二,月牙状镰刀是铁器时
代起就有的古老刀具;三,月牙状镰刀是全世界的共同样式。视频《最全!世界
各国共产党党旗》的(一)(二)(三)告诉,各国共产党党旗有镰刀标志的镰
刀都是月牙状,但有月牙状镰刀标志的党旗并非都是对苏共党旗标志的复制,因
为,各国共产党党旗中代表工人的标志物,除了锤头还有齿轮,有的党旗还有代
表知识阶级的毛笔,有镰刀、锤头、齿轮的图形和颜色也各异,表示各国共产党
党旗上的标志物图形和颜色并非都是对苏共党旗上的标志图形和颜色的复制。因
此,各国共产党党旗上的月牙状镰刀代表全世界的镰刀都是月牙形。上述信息告
诉,永福的直尺形锯镰极可能是世界唯一的镰刀样式。
“计刀出赋”之刀,应包括家具刀、农具刀、木匠刀、泥匠刀,即永福畲民刀耕
火种所需的所有打铁打成的利具,家具刀包括番薯擦、瓜耙(刮皮刀)等,农具
刀包括镰刀、月儿、锄头、劈刀(用于劈田埂面和田坎面)、耘草耙、三齿耙等
。因此,在公元2000年前,与永福交界的龙岩乡镇和漳平乡镇都还在销售使
用永福镰刀。
◆永福话区还有一种可能是全国独有的家生蔬菜,那就是家苦抓。苦抓学名败酱
草,是野生的野菜,是龙岩新罗和漳平的一种美食——大肠苦抓汤的主料;家苦
抓则是只有家生、没有野生的苦抓,药性和用途与野生苦抓相同,但长相与野生
苦抓大异,可见下面家苦抓和苦抓的照片:
说家苦抓可能是永福独有的家生蔬菜的理由,一是与永福交界的龙岩乡镇都没有
,二是谷歌搜索结果是只有苦抓,没有家苦抓。
永福山野到处都长苦抓,进山半天就可采一担回来,傍山村民在溪岸采一会儿就
能采一大篮子回来,因此,以前没几家爱种家苦抓,表示老天没理由在永福下放
家苦抓。因此,老天在没理由下放家苦抓的永福下放家苦抓的目的,无非是要通
过永福人告诉天下:所有只有家生没有野生的农作物种都是一形道生化物,家生
农作物种和野生植物都是一形道生化物。
◆永福话区还有一个独有的文化,那就是神奇的歌谣:天无边,海无底,鸭出世
,无俺娘:
▲“天无边”意为看起来有边的天其实无边。看起来有边的天边就是“天似盖笠
,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晋书·志第一·天文上》)的盖笠与覆槃的
交际线,但是,朝着任一方向的天边走,天边总在前方,永远也走不到天边,故
曰“天无边”。即是说,天有边由“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的
视觉给出,天无边由“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的真相给出。然
而,“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是“天包地如卵里黄”的局部天
地形象说。“天包地如卵里黄”告诉的天地形象是圆天包圆地,圆天包圆地的真
相告诉,天地皆无边。“天包地如卵里黄”是浑天说的简要概括,“天无边”又
是“天包地如卵里黄”的简要概括。因此,天有边由“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
地各中高外下”的视觉给出,天无边实由“天包地如卵里黄”给出。不可思议的
是,“天无边”三字经理应由人类精英给出,事实是人类精英没有给出,只由永
福歌谣给出,而且只在永福人中口口相传,表示“天无边”不可能是古代永福人
的见识和总结,而是一形道下放给古今永福人的天机级天文知识,进而表示“天
无边”、“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浑天说和“天包地如卵里
黄”,不是由下凡神仙给出,就是由一形道下放。
▲“海无底”意为有底的海洋却象无底,因为,时刻纳百川的全球海洋始终没有
提高平均海平面,好象海底有个量入为出的神奇漏洞。对于时刻纳百川的全球海
洋始终没有提高平均海平面的情况,北宋潮汐专家余靖的说法是“潮之涨退,海
非增减”(余靖《海潮图序》),意为潮汐的涨退并不是因为海水有所增减,海
水没有增减就表示平均海平面没有升降。然而,永福不在沿海,而是被漳平、龙
岩、南靖、华安包围在中央的群山环绕的高海拔山乡,离永福最近的海边是漳州
市龙海县石码镇,现在从永福到石码的最近路线是经国道358线到华安转永安
至漳州高速公路至漳州再到石码,里程约为140公里,估计古代的山路里程应
加倍,几乎不可能有永福人到石码,更不可能有永福人专门到石码观察一段时间
的海。然而,“海无底”不是看一段时间的海就能总结出来的三字经,因为,盘
古开天地以来,神州万里海疆的渔民,至今都没总结出“海无底”三字经。这就
表示,“海无底”三字经只能是生化古代永福人的一形道下放的神经。
▲“鸭出世,无俺娘”的鸭是神州最古老的鸭——麻鸭,是盘古开天地起或神农
之世起就遍布神州农耕区最古老的唯一鸭种。因麻鸭母不抱窝,麻鸭种蛋的孵化
,一靠抱窝母鸡孵化,二靠孵化床孵化,它们孵化出来的麻鸭苗,都是一出世就
被放入水面游戏,因而是一出世就是无娘带的无娘子,故曰“鸭出世,无俺娘”
。麻鸭种蛋的孵化,表面看是靠抱窝母鸡和孵化床,实际是靠人,因为,没有人
,麻鸭种蛋自己进不了抱窝母鸡的窝和孵化床。“鸭出世,无俺娘”由麻鸭不抱
窝引起。麻鸭既是遍布神州农耕区最古老的唯一鸭种,“鸭出世,无俺娘”就应
该早就由中原精英总结出来载入古籍,然而,“鸭出世,无俺娘”却和永福方言
和永福风俗一样,只流传于永福话区,表示“鸭出世,无俺娘”和永福方言和永
福风俗一样,都由一形道下放。
“飞者非鸟”(《推背图》第五十六象)告诉:飞鸟不是靠振翅飞行,而是生化
飞鸟的一形道,因为飞鸟的振翅动作是钟摆式,钟摆式振翅不产生一丝的升力和
飞力,表示飞鸟是依赖一形道生存的一形道生化物。麻鸭是会短飞的飞鸟,因此
,一形道不仅能让神州农耕区的麻鸭保持几千年不抱窝习性,还能让保持几千年
不抱窝习性的麻鸭一闯关东就变成会抱窝的麻鸭,这是来自辽宁、吉林的农村人
告诉的。他们还告诉:那里的麻鸭无人圈养,都是野生,各家的麻鸭各自成群,
互不混群,都野生于各家附近的溪流、水沟,各家都知道自家的鸭群活动范围。
要下蛋的母鸭通常会在树荫浓郁的树下筑巢下蛋,或在被抽了稻草的稻草垛洞中
下蛋。母麻鸭抱窝孵蛋的季节是春季,孵化期21天。各家想吃鸭蛋就去捡自家
鸭群在活动领域的草丛下的蛋,想吃鸭就去抓自家的鸭。那里的麻鸭只能由闯关
东的农民带去,故知辽吉两省的麻鸭本是不抱窝的关内麻鸭,是一形道让闯关东
的麻鸭变成会抱窝的麻鸭,也是一形道并让家生麻鸭变成了野生麻鸭。
“鸭出世,无俺娘”要告诉的真相是,一,母麻鸭天生不抱窝,全靠人类繁衍其
后代:或由农民把麻鸭种蛋放到抱窝母鸡的窝中和种鸡蛋一起孵化,或由孵化床
工人把种鸭蛋放到孵化床孵化,表示没有人类就没有麻鸭;二,麻鸭根本不可能
由绿头野鸭驯化而成,而是一形道在盘古开天地的第一天或神农之世第一天下放
人间的家禽,道理很简单,只会养鸭牧鸭的农民,既无能力把具有远飞能力并有
迁徙习性的绿头野鸭驯化成只有短飞能力而无迁徙习性的麻鸭,更无意愿也无能
力把具有抱窝习性的绿头母野鸭养成无抱窝习性的母麻鸭。这就表示,一,鼓噪
麻鸭由绿头野鸭进化而成的进化论者,根本不知农民的能力和意愿;二,麻鸭没
有进化源,只有道生源,没有一形道就没有麻鸭;三,一形道化出麻鸭后,便依
赖农民帮助它们繁衍,没有农民,麻鸭只有第一代;没有农民,就没有繁衍至今
的麻鸭。
可见,只在永福话区流传的“天无边,海无底,鸭出世,无俺娘”歌谣,是非常
神奇的歌谣。
独特的永福话区文化表示,永福话区的文化是独特的闽南文化,独特的畲族文化
,是神农之世流传下来的神农文化,证明很多真相的神农文化。
“万物得一以生”的真相告诉,永福方言是一形道下放之言,所有方言都是一形
道下放之言。
以上论证告诉:
一,古今雅言都是表达和记录汉字音义的语言,没有汉字,就没有古今雅言。古
今雅言系统都是神仙下放的有字语言。
二,古今雅言都是教育和沟通所有讲汉语方言人的官话,官话是独立于所有汉语
方言的雅言,且是凌驾于所有汉语方言之上的雅言。
三,表达古今雅言的汉字发音基本一致,只有个别汉字的发音发生了变化。
四,古今雅言和所有方言都是一形道下放的语言。
五,认定“雅言就是开封话和洛阳话,汉字就是记载开封话和洛阳话的意音文字
”的观点,认定“雅言就是洛阳话,汉字就是记载洛阳话的意音文字”的观点,
认定“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观点,都是进化论的观点。
明月牌收音机吕柏林
2023年2月15日
【回首页】【月亮探密】【中国问题和解题钥匙】【石器时代子虚乌有,神话传说传神传真】【乾坤再造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