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再造在中华新西兰华人 吕柏林著 |
说 明
因绝大多数华人视中华民国生日为“中国”生日,研究中日历史而著名的旅日学者
林思云则认定“‘中国’这个名称却意外地非常年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
前,中国的正式名称从来没有叫过‘中国’……尽管正式的国号没有叫过中国,中
国民间倒是有‘中国’或‘中国人’的俗语辞汇。不过以前人们提到‘中国’一
词,一般狭义地指中原地区,‘中国人’就是指中原人,以区别于新疆西藏蒙古的
边民,以前并没有用‘中国’代表国家的用法”(《“支那”问题纵横谈》),故
我不辞麻烦,从若干史籍和其它古籍中搜索出《古代“中国”语录》,证明“中
国”是古老的词汇,帝王的词汇、官方的词汇。现将选择摘录的《古代“中国”语
录》分成三部分,以三页载之。
◆《汉书·文帝纪》:诏曰:“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久
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
◆《汉书·武帝纪》:诏曰:“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汉书·元帝纪》:诏曰:“《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
国,以绥四方。’”
◆《汉书·食货志第四下》:中国缮道馈粮。
◆《汉书·郊祀志第五上》:齐人公孙卿有札书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而
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此五山黄帝之所
常游,与神会。’”。
◆《汉书·天文志》:
㈠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
㈡辰星……夷狄败,中国胜……中国败,夷狄胜。
㈢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
㈣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故中
国山川东北流……太白主中国。
㈤占曰:“毕、昴间,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
◆《汉书·五行志第七上》:楚师灭陈,《春秋》不与蛮夷灭中国,故复书陈火
也。
◆《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郑畔于中国而附楚。
◆《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㈠成公时,楚横行中国。
㈡雊鹆,夷狄穴藏之禽,来至中国。
㈢刘向以为蜚色青,近青眚也,非中国所有。
◆《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㈠吴败中国杀二君。㈡是时,中国齐、晋,南夷吴、楚为强。
◆《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㈠董仲舒以为……中国不绝若线之象也。
㈡攘夷狄,安中国。
㈢后六君弑……卒主中国,伐吴讨庆封。
㈣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楚而围蔡。
㈤夜中者,为中国也……乡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国其良绝矣。
㈥刘歆以为昼象中国,夜象夷狄。夜明,故常见之星皆不见,象中国微也。
㈦中国既乱,夷狄并侵。
㈧中国纲纪,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咸则三壤,成赋中国。
◆《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处近海……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汉书·沟洫志》:
㈠然河灾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
㈡河出昆仑,经中国,注勃海。
㈢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
㈣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
㈠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㈡贾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㈢贾曰“皇帝起丰沛……统天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
㈣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㈠被曰:“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南越。”
㈡左将军公孙禄以为“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
大宛,中国多事。
◆《汉书·爰盎晁错传》:
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
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
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
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
㈡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如
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汉书·张冯汲郑传》:
㈠黯曰:“长安令亡罪,独斩臣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徐以县次
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中国,甘心夷狄之人乎!”
㈡黯入,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举兵诛之,死伤不
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
◆《汉书·贾邹枚路传》:
㈠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
㈡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逆诛其身。
㈢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
◆《汉书·窦田灌韩传》:
㈠大行恢对曰:“陛下虽未言,臣固愿效之。臣闻全代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
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
㈡恢曰:“今边竟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
㈢安国曰:“且自三代之盛,夷狄不与正朔服色,非威不能制,强弗能服也,以为
远方绝地不牧之民,不足烦中国也。”
㈣恢曰:“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
痈也,必不留行矣。”
◆《汉书·李广苏建传》: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
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
◆《汉书·司马相如传》:
㈠檄曰:“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
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㈡进曰:“且夫邛、莋、西僰之与中国并也,历年兹多,不可记已。”
㈢使者曰:“‘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磨不得其所,今独曷为遗
己!’”
◆《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弘数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
◆《汉书·张汤传》:山曰:“今自陛下兴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大困贫。由
是观之,不如和亲。”
◆《汉书·杜周传》:钦上对曰:“夷狄者,中国之阴也。《春秋》日蚀三十六,
地震五,或夷狄侵中国。”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
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
◆《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㈠分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
㈡淮南王安上书谏曰: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
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
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
其地,虽百不当其一……越人名为籓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
事。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
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且
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
之人不能其水土也……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
㈢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
㈣李斯谏曰:“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㈤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
本也。
◆《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㈠今中国无狗吠之警。
㈡至孝文皇帝,闵中国未安,偃武行文。
㈢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畔。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以书敕让充国曰:将军不念中国之费,欲以岁数而
胜微,将军谁不乐此者!……秸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吉上书言:“中国与夷狄有羁縻不绝之义,今既养
全其子十年,德泽甚厚,空绝而不送,近从塞还,示弃捐不畜,使无乡从之心,弃
前恩,立后怨,不便。”
◆《汉书·韦贤传》: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自是之后,南夷与北夷交
侵,中国不绝如线……及汉兴,冒顿始强,破东胡,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广兵
强,为中国害。南越尉佗总百粤,自称帝。故中国虽平,犹有四夷之患,且无宁岁
……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
◆《汉书·萧望之传》:
㈠望之复以为:“今少主以元贵靡不得立而还,信无负于四夷,此中国之大福
也。”
㈡望之对曰:“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
义。”
㈢望之以为:“外夷稽首称籓,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
◆《汉书·冯奉世传》:
㈠奉世曰:“如此,怯弱之形见,羌人乘利,诸种并和,相扇而起,臣恐中国之役
不得止于四万,非财币所能解也。”
㈡上于是以玺书劳奉世,且让之,曰:“皇帝问将兵右将军,甚苦暴露……今乃有
畔敌之名,大为中国羞。”
◆《汉书·匡张孔马传》:张禹则谓上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蚀三十余,
地震五,或为诸侯自杀,或夷狄侵中国,灾变之异深远难见,故圣人罕言命,不语
怪神。”
◆《汉书· 扬雄传下》:
㈠主人曰:“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羌戎睚眦,闽越相乱,遐萌为之不安,中
国蒙被其难。”
㈡扬子曰:“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雒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
拔之策,举中国徙之长安,适也。”
◆《汉书·匈奴传上》:
㈠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
㈡申侯怒而与畎戎共攻杀幽王于丽山之下,遂取周之地,卤获而居于泾、渭之间,
侵暴中国。
㈢十有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
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㈣是时,汉方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㈤高考惠、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
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
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㈥冒顿得书,复使使来谢曰:“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
㈦中行说曰:“今中国虽阳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到易姓,皆从此
类也。”
◆《汉书·匈奴传下》:
㈠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中国有礼义之教、刑罚之诛,愚
民犹尚犯禁,又况单于,能必其众不犯约哉!三也。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
以绝臣下之凯欲也……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十也。
㈡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口谕单于曰:“中国四方皆有
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
也。”
㈢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以为:“假令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私使
伊邪莫演诈降以卜吉凶,受之亏德沮善,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
㈣建平四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哀帝被疾,或言匈奴从上游来厌人,自黄龙、
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
许。
㈤扬雄上书谏曰:于是大臣权书遗之,然后匈奴之结解,中国之忧平……故北狄不
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㈥单于曰:“臣知父呼韩邪单于蒙无量之恩,死遗言曰:‘有从中国来降者,勿
受,辄送至塞,以报天子厚恩。’此外国也,得受之。”
㈦使者曰:“匈奴骨肉相攻,国几绝,蒙中国大恩,危亡复续,妻子完安,累世相
继,宜有以报厚恩。”
㈧乃造设四条:中国人亡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中国印绶降匈奴
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使匈奴,
班四条与单于,杂函封,付单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为约束封函还。时,莽奏
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
从之,上书言:“幸得备籓臣,窍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
知。”
㈨莽将严尤谏曰: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贲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
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
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
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㈩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即王昭君女伊墨居次云之婿也。云常欲与中国和
亲……
(十一)使者问单于,辄曰:“乌桓与匈奴无状黠民共为寇入塞,譬如中国有盗贼
耳!咸初立持国,威信尚浅,尽力禁止,不敢有二心。”
(十二)仲舒以为:“义动君子,利动贪人……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
咽哺,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
(十三)萧望之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无常,时至时去,宜待以客礼,让
而不臣。如其后嗣遁逃窜伏,使于中国不为叛臣。”
(十四)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
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
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㈠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又亡
害。
㈡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
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㈢十三岁,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且番禺负山险
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
㈣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
㈤佗曰:“高皇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
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海并王之,自为功也。”
㈥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㈦王年少,太后中国人,安国少季往,复与私通,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
㈧入粤境,吕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又与使者乱,专欲
内属,尽持先王宝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
㈨分对曰:“粤人相攻击,固其常,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
㈩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之间。
◆《汉书·西域传上》:
㈠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四百里。其水亭居,冬
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㈡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㈢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凡中国所以通厚蛮夷,惬快其求者,为壤比而为寇
也。”
㈣都护郭舜数上言:“以今言之,结配乌孙竟未有益,反为中国生事。”
◆《汉书·西域传下》:
㈠望之复以为:“令少主以元贵靡不立而还,信无负于夷狄,中国之福也。少主不
止,徭役将兴,其原起此。”
㈡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
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
◆《汉书·王莽传上》: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
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
制。”
◆《汉书·王莽传中》:㈠大昆弥者,中国外孙也。㈡保成师友祭酒满昌劾奏使者
曰:“夷狄以中国有礼谊,故诎而服从。”
◆《汉书·王莽传下》:㈠大司马严尤谏曰:“当在匈奴右部,兵不侵边,单于动
静,辄语中国,此方面之大助也。”㈡七月,大风毁王路堂。复下书曰:“其立安
为新迁王,临为统义阳正,几以保全二子,子孙千亿,外攘四夷,内安中国焉。”
————————————————————————————————————
◆《元史·世祖》:丁卯,以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使日本,赐书曰:“
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时通中国”。
◆《元史·顺帝》:福通与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兒复鼓妖言,
谓山童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
◆《元史·地理四》: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自汉开西南夷后,未
尝与中国通。
◆《元史·地理六》:大概河源东北流,所历皆西番地,至兰州凡四千五百余里,
始入中国。
◆《元史·河渠一》:水为中国患,尚矣。
◆《元史·河渠二》: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为患于中国者莫甚
焉,前史载河决之患详矣。
◆《元史·礼乐三》:惠孚中国,威靖边庭。
◆《元史·百官七》:征东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以征日本国,命高丽王置
省,典军兴之务,师还而罢。大德三年,复立行省,以中国之法治之。
◆《元史·刑法四》:诸下海使臣及舶商,辄以中国生口、宝货、戎器、马匹遗外
番者,从廉访司察之。
◆《元史·列传第十五》:土土哈,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自曲出徙
居西北玉里伯里山,因以为氏,号其国曰钦察。其地去中国三万余里,夏夜极短,
日暂没即出。曲出生唆末纳,唆末纳生亦纳思,世为钦察国王。
◆《元史·列传第十七》:世祖闻其(阿鲁浑萨理)材,俾习中国之学,于是经、
史、百家及阴阳、历数、图纬、方技之说皆通习之。
◆《元史·列传第二十三》:英宗倚之(拜住),相与励精图治。时天下晏然,国
富民足,远夷有古未通中国者皆朝贡请吏,而奸臣畏之,卒构祸难云。
◆《元史·列传第二十七》:俄有日本僧告其国遣人刺探国事者。铁木兒塔识曰:
“刺探在敌国固有之,今六合一家,何以刺探为?设果有之,正可令睹中国之盛,
归告其主,使知向化。”
◆《元史·列传第三十六》:珣貌黑,人呼为哈剌元帅,哈剌,中国言黑也。
◆《元史·列传第四十一》:洪福源,其先中国人,唐遣才子八人往教高丽,洪其
一也。
◆《元史·列传第四十七》: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
惟祭祀,祭必有庙。”
◆《元史·列传第五十》:又访中国人材,德辉举魏璠、元裕、李冶等二十余人。
◆《元史·列传第五十一》:魏初上疏曰:“臣闻君犹天也,臣犹地也,尊卑之
礼,不可不肃。方今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以议典礼、记言动;外有高
丽、安南使者入贡,以观中国之仪。
◆《元史·列传第五十四》:
㈠帝怒,欲再发兵,丞相完泽、平章不忽木言:“蛮夷小邦,不足以劳中国。张立
道尝再使安南有功,今复使往,宜无不奉命。”
㈡羌陈兵以待,庭瑞进前语之曰:“杀人偿死,羌与中国之法同,有司击诸人,欲
以为见证耳。
㈢王国昌……而东夷皆内属,惟日本不受正朔,帝知隋时曾与中国通,遣使谕以威
德,令国昌率兵护送,道经高丽。
◆《元史·列传第五十五》:及再征日本,宣又上言,其略曰:“且高丽平壤诸
城,皆居陆地,去中原不远,以二国之众加之,尚不能克,况日本僻在海隅,与中
国相悬万里哉!”帝嘉纳其言。
◆《元史·列传第五十七》:
㈠长河万里西来,其势湍猛,至盟津而下,地平土疏,移徙不常,失禹故道,为中
国患,不知几千百年矣。
㈡又言占城、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
◆《元史·列传第六十二》:阿合,中国称兄。
◆《元史·列传第六十三》:让谓:“此曹第可怀柔,不宜力竞,宽其法以羁縻
之,使不至跳梁可也。若乃舍中国有用之民,争炎荒不毛之地,非长策也。”
◆《元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
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
衅,吾当坐。”
◆《元史·列传第七十三》:
㈠救之,则罢中国而事外夷,所谓获虚名而受实祸也。
㈡所谓以夷狄攻夷狄,中国之利也。
㈢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服,以为中国有人。
◆《元史·列传第七十六》:盖以为光卒,则中国之治不可复兴,诚理乱之几也。
◆《元史·列传第八十九》: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
时君之好恶。
◆《元史·列传第九十二》:又往时富民,往诸蕃商贩,率获厚利,商者益众,中
国物轻,蕃货反重。
◆《元史·列传第九十五》:
㈠诏谕禃送使通好日本,曰:“朕惟日本自昔通好中国,实相密迩,故尝诏卿导达
去使,讲信修睦,为其疆吏所梗,竟不获明谕朕心。
㈡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
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
◆《元史·列传第九十七》:
㈠十年二月,遣勘马剌失里、乞䴙脱因等使其国,持诏谕之曰:“今再遣勘马剌失
里及礼部郎中国信使乞䴙脱因、工部郎中国信副使卜云失往谕王国。”
㈡大率海外诸蕃国多出奇宝,取贵于中国,而其人则丑怪,情性语言与中国不能相
通。世祖抚有四夷,其出师海外诸蕃者,惟爪哇之役为大。
明月牌收音机吕柏林录制于2006年11月17日
古代“中国”语录之一 古代“中国”语录之三
【回首页】【月亮探密】【中国问题和解题钥匙】【石器时代子虚乌有,神话传说传神传真】【乾坤再造在中华】